简体 | 繁体 | English
·加入收藏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This text is replaced by the Flash movie.

首页 > 物流培训 > 流通加工的作用和常见类型

 摘要:

流通加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2)由于是按照用户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初级加工,从而方便了用户,(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4)使物流更加合理。

 

(一)流通加工的作用
一般认为,生产是通过改变物的形态来创造价值,流通则是保持物的原有形态和使用价值。但是,随着流通现代化的发展,上述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工业发达国家广泛开展流通过程中的加工活动,以使流通过程更加合理。例如,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地区的90家公司,在仓库及流通中心中配有加工设备的超过了一半,流通加工的规模也很大。
流通加工这一新事物之所以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生产环节的加工活动往往不能完全满足消费(或再生)的需要。从生产方面,要想保持生产的高效率,要想使产品顺利地流通,产品的规模就不能太复杂;而从消费方面,则要求产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需要对生产出来的定型产品再作进一步的加工。这种加工过去往往是由用户来进行的,有很多缺点,如设备的投资大、利用率低、物资利用率不高、加工质量差等。于是,人们就将这种加工从生产和使用环节中抽出来,设置于流通环节,这就诞生了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下料环节的工作对产品消耗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实行集中下料、供应成材的方法,做到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因此能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产品的原材料消耗。例如,我国有些地区对平板玻璃实行集中裁制,玻璃的利用率由60%左右提高到80%左右,经济效果十分显著。
(2)由于是按照用户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初级加工,从而方便了用户。一般的生产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是未加工的初级产品。通过流通加工环节,对某些原材料按用户的要求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可使用户省去进行初级加工的投资、设备及人力。这种初级加工对那些本身没有能力加工的企业,以及虽然进行初级加工但经济上并不合算的企业更为重要。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在流通领域实行集中加工,可以采用效率高、加工量大、技术先进的专门机具和设备,不但保证了加工质量,而且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加工效率。
(4)使物流更加合理。通过流通加工,改变了商品的形态和包装,更能合理地组织输送、配送,提高物流效益。
(二)几种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1)钢材的流通加工。经过流通加工的钢材数量,在工业发达国家所占的百分比较高。如日本有35%左右的钢材是经过流通加工再配送给各个用户的。钢材的流通加工方式以剪板、切割、轧钢、打孔、冷拉、集中下料等为最多。
(2)水泥的流通加工。目前实行以下三种加工方式:第一,将大批量、长途、散装输送来的水泥,转换为纸袋包装或小规模的散装;第二,将出厂的熟料运到使用地区分散磨制成水泥;第三,将水泥与砂石一起加工搅拌成各种标号及特性的生混凝土作为商品出售。
(3)木材的流通加工。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木材磨制成碎屑,制成造纸原料,然后进行配送或输送;另一种是将木材加工成各种规格甚至加工成成品,如将原木加工成板材、方材、胶合板等。
(4)燃料的流通加工。对燃料进行流通加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输送。例如.将碳磨成粉再用水调和成泥浆状,然后用管道输送;将天然气压缩成液体,然后装罐输送等,这些都是有效的流通加工方式。
来源:物流知识网。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物流联盟: 广东 | 广西 | 福建 | 湖南 | 河北 | 山东 | 浙江 | 陕西 | 江西 | 上海 | 青岛 | 云南 | 江苏